您的位置:首页 > 外国笑话外国笑话

写错或读错汉字的笑话

admin2024-04-13人已围观

老外海明威学汉语、说汉语的经典笑话

夜宵夜排挡

夜里11点半,我在网上。Hemingway(海明威)突然来电话,说是请我吃夜宵。怕我不去,开车来接我。得了!推托不了!去吧!

“你也别来接了,我自己开车吧。去哪?”

“夜排挡怎样?”

“哈!你饭店吃腻了吧?”

“嘿嘿嘿!”

约好了在香港滩夜排挡见面。海明威是美国一家跨国大公司驻华代表,待人接物还不错。来华工作一年,跟我学了一年汉语。他的语感非常好,在学语言上他有着特殊的能力。他到过许多国家,学过许多“外语”,虽然谈不上样样精通,但至少能够运用。他感觉世界上所有语言中汉语最难学。在学汉语中,他还闹出了许多非常经典的笑话。虽然磕磕碰碰,但学得还不错。

我们几乎同时到达,我选了一家比较干净、条件较好的排挡店。

谁知刚进门,海明威就用很流利的汉语大嗓门喊着:

“老板!小便炒饭味道好吗?”

吓我一跳!我急忙拦住他:

“What?……What do you mean?”(什么?你什么意思?)

店老板愣愣地地望着海明威,所有客人都朝这边看,还有人在说:

“来了个老外找茬闹事的!”“扁他!”

望着大家不解的目光,海明威三步并两步跑到门外,扛进来一个大牌子,当厅一放。上书:

小 便

炒 饭

大家愣了五秒种,然后一阵哄堂大笑。

汉语课本

海明威刚开始学汉语的自选教材是BBC广播公司出版的汉语课本。该书扉页上的广告词甚有煽动力,声称特别适合旅游者和商人的速成初级汉语,完全无汉语基础者也能“一看就会说”。

翻遍全书都找不着一个汉字,通篇皆是英文和汉语拼音,整个一本文盲汉语教科书。据说此书是专门为那些放弃学习像天书一样难学的汉字,只打算学会说点汉语口语者预备的。由于完全不看汉字单纯读拼

海明威一见翻译的面就自豪地卖弄起自己的汉语学问来:“你嚎( 好)小姐刘,我恨歌星(很高兴)扔死你(认识你)。”

海明威很珍惜与中国人的对话机会,笑话便层出不穷,比如他告诉秘书:“我的媳妇 (西服)在皮包里。”为了谈协议,我们约好八点种在我办公室见面。“今天早上担心马路太忙,我七点就‘出家了 ’。”他的好友回国了,于是海明威经常念叨的是:“一个火人(好人),飞去了(回去了)。”每次走到楼梯口,海明威都会略微躬着身,一派典型的绅士风度,口中念念有词:“请小心裸体(楼梯),下流、下流,一起下流(下楼)吧。

望文生意

海明威:“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。”

秘书:“怎见得?”

海明威:“每当我早晨经过街道,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‘早点’两个大字,提醒过路上班的人,不要迟到。”

无法控制

海明威参加“普通话演讲比赛”,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:“诸位女士、诸位先生,我首先得向各位道歉,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。我与贵国语文的关系就如同我跟太太的关系一样,我很爱它,却又无法控制它。”

红烧屁股

初到中国海明威踏进饭馆开口就将包子说成为“报纸”,服务小姐还真耐心解释:“马路对面卖报纸,日报、晚报一应俱全。”

想吃饺子,遗憾的是冲口而出的却是“轿子”,听得服务小姐如坠云雾之中。

尤其令服务小姐莫名其妙甚至气愤的是,他居然要求“红烧屁股”,并声称这是他最喜爱的一道中国名菜。见服务小姐的脸色不悦甚至恼怒起来,海明威急忙将菜单指给她看。女侍者这才明白原来他是想吃“红烧排骨”。

很好与更好

海明威刚来中国不久时,他只会说两句中国话:“很好”、“更好”。

一天,一位职员说:“我要请假两星期。”

海明威说:“很好。”

仆人说:“因为我父亲死了。”

海明威说:“更好。”

不是东西

海明威召开全体职员大会:“中国人把物品称为‘东西’,例如桌椅、电视机……等等,但是有生命的动物就不称东西,例如虫、鸟、兽、人……等等,所以,你们和它们都不是东西,我自然也不是东西!”

便饭

一次宴请海明威,中方代表客气地告诉他今晚为他准备了一餐便饭时,这位洋老兄望着满桌山珍海味吃惊道:“如果说这是一餐便饭,那可真正是一餐‘大便饭’了。”

搞得我一个晚上没胃口。

汉语太奇妙了

海明威对翻译说:“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,尤其是文字方面。譬如:

‘中国队大胜美国队’,是说中国队胜了;

‘中国队大败美国队’,又是说中国队胜了。

总之,胜利永远属于你们。”

处处都漂亮

海明威不知道中国人的“哪里!哪里!”是自谦词。一次他参加婚礼时,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,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了声:“哪里!哪里!”不料,这位洋老兄却吓了一大跳!想不到笼统地赞美,中国人还不过瘾,还需举例说明,于是便用生硬的中国话说:“头发、眉毛、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嘴都漂亮!”结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。

数学中文

海明威来华给自己起的中国名字姓张。会写错综复杂的“张”字——而且还是草书,对一个老外来说确实不简单。

惊讶之余,不免问他。他说:“这没有什么,我只是用一笔把三又四分之十三这个数字写出来而已。”

晕死!

“吻”字新义

海明威学习中文。当学到“吻”这个字时,海明威提出了疑问:“吻字会意就是‘勿’,‘口’,不动口如何接吻?”

有人想了想,笑着回答:“中国人个性比较含蓄,‘勿’‘口’就是‘不必说话’的意思。

你接吻的时候,会说话吗?”

魏什么

海明威的太太来华,起了个中国名字姓魏。某日夫妇俩散步遇一朋友,一阵寒暄之后。

朋友:“您太太贵姓?”

海明威:“姓魏。”

朋友:“魏什么?”

海明威:“为什么?姓魏也要为什么?”

《英汉词典》

一段时间海明威整天抱着一本厚厚的《英汉词典》,从词典里拿来中文词句,接着就去活学活用。

黄昏时分在工业园林荫路上遇见他,我上前打招呼:“你好!海明威,散步呢。”

他笑嘻嘻地来了句:“对,我正在这里徘徊。”

我忍住笑兴趣盎然地追问:“你明白徘徊的意思吗?”

他一本正经地答曰:“当然知道,徘徊就是在一个地方来回来去地走着。”

海明威逢人喜欢自我介绍:“我是个土里土气的人。”每每都令众人笑得人仰马翻。海明威自己却很惊讶,因他在词典里读到“乡下人”译为中文就是“土里土气的人”,他只不过想吿诉中国人自己出身农民,不明白为何会导致如此喜剧效果。

海明威生搬硬套词典术语的习惯,有次着实令他尴尬万分。不知他从哪本词典中查找到“废话”一词的英文翻译含有双重意思,一为没用的废话,另外还有客气的含义,于是海明威大着胆子运用起他的新名词。一位中方代表参加洽谈项目,谈判之后夸奖海明威的汉语水准高,海明威赶忙学着中国人的谦虚劲回答:“你真是太过奖了,全是废话、废话。”那位中方代表先生当即一脸惨白地走开了。

属相

中国民俗十二生肖属相,也是西方人极感兴趣的话题,每个人都想查清楚自己是属什么动物的。不幸的是,“属”和“属于”海明威常常混淆。

一天他对秘书姑娘兴奋地说:“你是属于猪的。”

中文里用“雌性”或“雄性”来形容动物性别,这对海明威来说未免太难为他了,因在英语里无论形容人或动物都可通用male(男性)或female(女性)。

一天晚上海明威在街上牵着她的爱犬散步,见到我后,得意地向我介绍“这是我的女狗。”

安全帽

海明威除了开小车,平常爱骑摩托车,说是方便。我说路上车太多,要小心。他接了一句:没关系,我会戴安全套的。他本来想说的是“安全帽”(头盔)。

量词

中文里的量词,也令海明威大为头痛。一次他自我标榜是“一条好汉”,问他何意?他说:“一条好汉,意思就是一个瘦而高、相貌好看的男人。”他解释“一条”自然是长而直的意思,至于“好汉”理所当然应该是模样好看的男人。

还有一次他告诉我,他在公路上看到了“一张小狗”。我立即纠正应该是一只小狗,他却表情认真地反驳说,千真万确是一张小狗,因为小狗已经被汽车轧死了,压扁了的小狗理所当然变成为一张小狗,就如同一张纸、一张相片一样。

除此之外,诸如什么“一对裤子”,海明威振振有辞地辩解,因为裤子都有两条裤腿,两条即一对,因此没错。甚至处找中国人辩论,坚持称应当是“一套屁股”才符合逻辑,听来甚为滑稽。

各种各样的“汁”

有一次,考考海明威的成语能力:“绞尽___汁”。

结果是:

“绞尽墨汁”,“绞尽乳汁”,“绞尽果汁”,“绞尽汤汁”。

哈!“你真是‘绞尽脑汁’也没想出‘绞尽脑汁’。”

果酱

虽然有这么多让我忍俊不禁的笑话,但看老外努力学习中国民族的文化语言,倒也令我欣慰。于是我鼓励道:“你的汉语水准进步很快。”他却大声地回敬我中国式的客套:“果酱、果酱(过奖、过奖)”。

老外海明威学汉语、说汉语的经典笑话

夜宵夜排挡

夜里11点半,我在网上。Hemingway(海明威)突然来电话,说是请我吃夜宵。怕我不去,开车来接我。得了!推托不了!去吧!

“你也别来接了,我自己开车吧。去哪?”

“夜排挡怎样?”

“哈!你饭店吃腻了吧?”

“嘿嘿嘿!”

约好了在香港滩夜排挡见面。海明威是美国一家跨国大公司驻华代表,待人接物还不错。来华工作一年,跟我学了一年汉语。他的语感非常好,在学语言上他有着特殊的能力。他到过许多国家,学过许多“外语”,虽然谈不上样样精通,但至少能够运用。他感觉世界上所有语言中汉语最难学。在学汉语中,他还闹出了许多非常经典的笑话。虽然磕磕碰碰,但学得还不错。

我们几乎同时到达,我选了一家比较干净、条件较好的排挡店。

谁知刚进门,海明威就用很流利的汉语大嗓门喊着:

“老板!小便炒饭味道好吗?”

吓我一跳!我急忙拦住他:

“What?……What do you mean?”(什么?你什么意思?)

店老板愣愣地地望着海明威,所有客人都朝这边看,还有人在说:

“来了个老外找茬闹事的!”“扁他!”

望着大家不解的目光,海明威三步并两步跑到门外,扛进来一个大牌子,当厅一放。上书:

小 便

炒 饭

大家愣了五秒种,然后一阵哄堂大笑。

汉语课本

海明威刚开始学汉语的自选教材是BBC广播公司出版的汉语课本。该书扉页上的广告词甚有煽动力,声称特别适合旅游者和商人的速成初级汉语,完全无汉语基础者也能“一看就会说”。

翻遍全书都找不着一个汉字,通篇皆是英文和汉语拼音,整个一本文盲汉语教科书。据说此书是专门为那些放弃学习像天书一样难学的汉字,只打算学会说点汉语口语者预备的。由于完全不看汉字单纯读拼

海明威一见翻译的面就自豪地卖弄起自己的汉语学问来:“你嚎( 好)小姐刘,我恨歌星(很高兴)扔死你(认识你)。”

海明威很珍惜与中国人的对话机会,笑话便层出不穷,比如他告诉秘书:“我的媳妇 (西服)在皮包里。”为了谈协议,我们约好八点种在我办公室见面。“今天早上担心马路太忙,我七点就‘出家了 ’。”他的好友回国了,于是海明威经常念叨的是:“一个火人(好人),飞去了(回去了)。”每次走到楼梯口,海明威都会略微躬着身,一派典型的绅士风度,口中念念有词:“请小心裸体(楼梯),下流、下流,一起下流(下楼)吧。

望文生意

海明威:“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。”

秘书:“怎见得?”

海明威:“每当我早晨经过街道,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‘早点’两个大字,提醒过路上班的人,不要迟到。”

无法控制

海明威参加“普通话演讲比赛”,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:“诸位女士、诸位先生,我首先得向各位道歉,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。我与贵国语文的关系就如同我跟太太的关系一样,我很爱它,却又无法控制它。”

红烧屁股

初到中国海明威踏进饭馆开口就将包子说成为“报纸”,服务小姐还真耐心解释:“马路对面卖报纸,日报、晚报一应俱全。”

想吃饺子,遗憾的是冲口而出的却是“轿子”,听得服务小姐如坠云雾之中。

尤其令服务小姐莫名其妙甚至气愤的是,他居然要求“红烧屁股”,并声称这是他最喜爱的一道中国名菜。见服务小姐的脸色不悦甚至恼怒起来,海明威急忙将菜单指给她看。女侍者这才明白原来他是想吃“红烧排骨”。

很好与更好

海明威刚来中国不久时,他只会说两句中国话:“很好”、“更好”。

一天,一位职员说:“我要请假两星期。”

海明威说:“很好。”

仆人说:“因为我父亲死了。”

海明威说:“更好。”

不是东西

海明威召开全体职员大会:“中国人把物品称为‘东西’,例如桌椅、电视机……等等,但是有生命的动物就不称东西,例如虫、鸟、兽、人……等等,所以,你们和它们都不是东西,我自然也不是东西!”

便饭

一次宴请海明威,中方代表客气地告诉他今晚为他准备了一餐便饭时,这位洋老兄望着满桌山珍海味吃惊道:“如果说这是一餐便饭,那可真正是一餐‘大便饭’了。”

搞得我一个晚上没胃口。

汉语太奇妙了

海明威对翻译说:“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,尤其是文字方面。譬如:

‘中国队大胜美国队’,是说中国队胜了;

‘中国队大败美国队’,又是说中国队胜了。

总之,胜利永远属于你们。”

处处都漂亮

海明威不知道中国人的“哪里!哪里!”是自谦词。一次他参加婚礼时,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,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了声:“哪里!哪里!”不料,这位洋老兄却吓了一大跳!想不到笼统地赞美,中国人还不过瘾,还需举例说明,于是便用生硬的中国话说:“头发、眉毛、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嘴都漂亮!”结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。

数学中文

海明威来华给自己起的中国名字姓张。会写错综复杂的“张”字——而且还是草书,对一个老外来说确实不简单。

惊讶之余,不免问他。他说:“这没有什么,我只是用一笔把三又四分之十三这个数字写出来而已。”

晕死!

“吻”字新义

海明威学习中文。当学到“吻”这个字时,海明威提出了疑问:“吻字会意就是‘勿’,‘口’,不动口如何接吻?”

有人想了想,笑着回答:“中国人个性比较含蓄,‘勿’‘口’就是‘不必说话’的意思。

你接吻的时候,会说话吗?”

魏什么

海明威的太太来华,起了个中国名字姓魏。某日夫妇俩散步遇一朋友,一阵寒暄之后。

朋友:“您太太贵姓?”

海明威:“姓魏。”

朋友:“魏什么?”

海明威:“为什么?姓魏也要为什么?”

《英汉词典》

一段时间海明威整天抱着一本厚厚的《英汉词典》,从词典里拿来中文词句,接着就去活学活用。

黄昏时分在工业园林荫路上遇见他,我上前打招呼:“你好!海明威,散步呢。”

他笑嘻嘻地来了句:“对,我正在这里徘徊。”

我忍住笑兴趣盎然地追问:“你明白徘徊的意思吗?”

他一本正经地答曰:“当然知道,徘徊就是在一个地方来回来去地走着。”

海明威逢人喜欢自我介绍:“我是个土里土气的人。”每每都令众人笑得人仰马翻。海明威自己却很惊讶,因他在词典里读到“乡下人”译为中文就是“土里土气的人”,他只不过想吿诉中国人自己出身农民,不明白为何会导致如此喜剧效果。

海明威生搬硬套词典术语的习惯,有次着实令他尴尬万分。不知他从哪本词典中查找到“废话”一词的英文翻译含有双重意思,一为没用的废话,另外还有客气的含义,于是海明威大着胆子运用起他的新名词。一位中方代表参加洽谈项目,谈判之后夸奖海明威的汉语水准高,海明威赶忙学着中国人的谦虚劲回答:“你真是太过奖了,全是废话、废话。”那位中方代表先生当即一脸惨白地走开了。

属相

中国民俗十二生肖属相,也是西方人极感兴趣的话题,每个人都想查清楚自己是属什么动物的。不幸的是,“属”和“属于”海明威常常混淆。

一天他对秘书姑娘兴奋地说:“你是属于猪的。”

中文里用“雌性”或“雄性”来形容动物性别,这对海明威来说未免太难为他了,因在英语里无论形容人或动物都可通用male(男性)或female(女性)。

一天晚上海明威在街上牵着她的爱犬散步,见到我后,得意地向我介绍“这是我的女狗。”

安全帽

海明威除了开小车,平常爱骑摩托车,说是方便。我说路上车太多,要小心。他接了一句:没关系,我会戴安全套的。他本来想说的是“安全帽”(头盔)。

量词

中文里的量词,也令海明威大为头痛。一次他自我标榜是“一条好汉”,问他何意?他说:“一条好汉,意思就是一个瘦而高、相貌好看的男人。”他解释“一条”自然是长而直的意思,至于“好汉”理所当然应该是模样好看的男人。

还有一次他告诉我,他在公路上看到了“一张小狗”。我立即纠正应该是一只小狗,他却表情认真地反驳说,千真万确是一张小狗,因为小狗已经被汽车轧死了,压扁了的小狗理所当然变成为一张小狗,就如同一张纸、一张相片一样。

除此之外,诸如什么“一对裤子”,海明威振振有辞地辩解,因为裤子都有两条裤腿,两条即一对,因此没错。甚至处找中国人辩论,坚持称应当是“一套屁股”才符合逻辑,听来甚为滑稽。

各种各样的“汁”

有一次,考考海明威的成语能力:“绞尽___汁”。

结果是:

“绞尽墨汁”,“绞尽乳汁”,“绞尽果汁”,“绞尽汤汁”。

哈!“你真是‘绞尽脑汁’也没想出‘绞尽脑汁’。”

果酱

虽然有这么多让我忍俊不禁的笑话,但看老外努力学习中国民族的文化语言,倒也令我欣慰。于是我鼓励道:“你的汉语水准进步很快。”他却大声地回敬我中国式的客套:“果酱、果酱(过奖、过奖)”。

1、某生爱写错别字,老把歇写成喝。

他有篇日记写道“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,大伙干得很起劲,谁都不敢喝一喝。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,就背着班长偷偷喝了喝。”

2、 某单位的清洁工阿梅聪明勤快,但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,经常会写些错别字。

那天,单位卫生大检查,阿梅用拖把将医疗实验室的地板拖得干干净净。因为担心别人进去给踩脏了,她写了张纸条贴在门口:请闲人勿进,我脱得很干净了,阿梅。

差之毫厘 失之百里

江西有位农民从某报上看到一则消息:闽西龙岩市白沙镇食用菌栽培很有名,上年大丰收,决定到白沙去学习,千里迢迢来到闽西龙岩市新罗区的白沙镇,下车一问,不想人家告诉他,白沙镇很少有人栽培食用菌,更没有大丰收。他一听“傻”了,连忙拿出报纸问白沙镇的一位干部这是怎么回事?这干部一看报纸,想想才明白报上登的原来是龙岩市上杭县的白砂镇的事,报上因没有说是新罗区还是上杭县,更把“砂”误写成了“沙”,因而使这位农民找错了地方。

就媒体上这么一个错别字,却让农民朋友耽误了一天时间、白跑了100多公里的冤枉路,多花了钱,你说冤不冤?

赵生荣,陕西府谷,干部———

没有“扶谷县”

神府煤田府谷能源基地的观众收看了电视台有关“陕北歌王”王向荣的话题,都为字幕中多次将“府谷县”这个民歌之乡及王向荣的籍贯写为“扶谷县”,深感惊异。

近十几年来,电视、报纸、杂志上的错别字司空见惯,给当事人和相关单位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。这次看了电视之后,一些听众写给王向荣的信就因写成“扶谷县”而被邮局以“查无此县”退回。

李启绩�,湖北江陵,干部———

书上写的还会错?

据报载:前不久,荆州市某区宣传部副部长问小侄孙:“李时珍是哪里人?”答:“河北人,书上有记载。”小侄孙还找来一本由董胜主编、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华上下五千年》。书中第1133页,李时珍与“本草纲目”条,原文如下:“李时珍是蕲州(今河北蕲春)人。”他一看啼笑皆非,只好给小侄孙指出,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,并非河北人。小侄孙不服:“难道书上写的还会错?”

刘晓生,江西樟树,干部———

别字连篇

电视台播出的20集电视连续剧《不共戴天》,笔者竟发现字幕中的错别字连篇,并且几乎每集的字幕中都反复出现错别字。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,出现错别字之处高达50处之多。尤其不能原谅的是,不少错别字连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眼就能看出,可是却在那些大导演、大编剧、大制片的眼皮底下顺利通过,最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。例如,剧中将“检察院”写成“检查院”,把“休戚相关”写成“休息相关”,将“林峰”写成“林疯”,把“资不抵债”写成“姿不抵债”,将“尔虞我诈”写成“你疑尔诈”,把“举步维艰”写成“举步为艰”,等等。

林永友,浙江舟山,公务员———

一条成语病天下

许多作者把成语“空穴来风”当“无中生有”来用,有人戏称为“一条成语病天下”。实际上,空穴来风的意思应是有洞穴才会进来风。

宋玉《风赋》有一句:“臣闻于师:枳句来巢,空穴来风”。其中,句(gōu),通“勾”,意为弯曲;空(kǒng),通“孔”,意为洞。这句话用白话来表达就是:枳树上弯曲的地方才能筑巢,有了孔洞才会进风。比喻乘隙而入,常指某种消息或传言的散布并非毫无缘故。

胡隆佳,湖北阳新,教师———

大学介绍不该有错别字

因工作之便,笔者今年接触到大量高等院校的招生广告和“致新生的一封信”。在这些广告和公开信(包括一部分邮寄入学通知书的信封)中,几乎都有一段介绍学校基本情况的文字。而在介绍学校所处位置时,又基本上有“坐落在(于)……”这样一句话。遗憾的是,很多学校把“坐落”误写成“座落”。根据笔者手中的资料统计,写“坐落”的院校只有22个,而写“座落”的院校则高达42个,正误之比接近于一比二。这还是大学说明吗?

屠林明,上海,教师———

鼓励读者找错

上海有本《咬文嚼字》月刊,以语言文字规范化为己任,是一本专门纠正语病的刊物。然而,它可不是手电筒光照别人,光找别人的茬儿。它有一个专栏,名曰“向我开炮”,经常刊登读者为该刊指出语文差错的信稿,在每年的合订本上,有时还集中刊出热心为该刊提意见的读者名录,授予“荣誉校对”称号,以鼓励读者给刊物“挑刺”。

我觉得,要减少传媒的语文差错,《咬文嚼字》的这种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精神值得学习,这种鼓励读者“向我开炮”的做法也值得仿效。

儿子给妈妈寄信说:“妈妈,我在这里生活的很好。不过没有命,附近也没有买的,请把家里的命给我寄来。”她妈妈当时就吓坏了,连忙去看她儿子,原来她儿子把“伞”写成“命”了。

早年当兵要过政审一关,有不清白的家庭历史的人是不可能被录取的.

有一个人,在政审表中写:父亲是个贪农(贫)从小是吃糖(糠)长大的,整天靠打架(柴)过活.

女的说:我在家时肚(胆)子很小,来这后,在男朋友们的帮助下,肚(胆)子已一天天的大起来.

经典-五个吸烟男生

有五个男生吸烟被告密老师一一教来谈心:

第一个男生如实承认被很K一通;回到寝室后说:

哥们:我一个人都承担了,你们时可千万别认。

〔场景一〕

老师:老实说吸烟吗?

男生甲:不吸。

老师:不吸?嗯,吃根薯条吧。

男生甲很自然的伸出两根手指夹着接过来…………

〔场景二〕

老师:吸烟吗?

男生乙:不吸。

老师:不吸?嗯,吃根薯条吧。

男生乙由于听到甲的情况所以很小心的接过了薯条

老师:不沾点番茄酱吗?

乙一不小心沾多了于是马上用两根手指弹了弹――

老师:不吸???弹烟灰的姿势很熟练嘛。叫家长来………………

〔场景三〕

老师:吸烟吗?

男生丙:不吸。

老师:不吸?好,吃根薯条吧。

男生丙因有前面两个例子很小心地流着汗吃完了薯条

老师:不给同学带根回去吗?

男生丙接过薯条后顺手就夹在耳朵上………………

〔场景四〕

老师:吸烟吗?

男生丁:不吸。

老师:很好。吃根薯条吧

男生丁心惊胆颤的吃完了薯条,又把薯条放到了上衣袋里

老师突然大喊一声:校长来了。

男生丁感忙从口袋里取出薯条扔在地上,用脚使劲的踩了踩………………

〔场景五〕

老师:吸烟吗?

男生:不吸。

老师:很好。吃根薯条吧

男生刚拿着薯条,

老师说:不请我吃吗。

男生感忙从双手递过薯条,然后掏出打火机………………

〔场景六〕

老师:吸烟吗?

男生:不吸。

老师:很好。吃根薯条吧

男生心惊胆颤的吃完了薯条,又把薯条放到了上衣袋里

老师突然大喊一声:校长来了。

男生已手心冒汗低头说道:校长您好!

老师:校长会闻到你嘴里的味道的。

男生从口袋中掏出薯条:安啦,还在这呢,火都还没点…

〔场景七〕

老师:你到底吸不吸烟?

老师:真地不吸?好,来吃根薯条吧。

男生:非常自然接过薯条吃个干净。

老师:真是个好孩子,你一般喜欢什么牌子的薯条呢?

男生:[得意忘形] 大中华。。。。。

场景N:

老师:吃根薯条吧!

男生:谢谢,不会.

很赞哦! ()

上一篇:英语名人名言警句 励志 简短的'>谈谈自媒体、新媒体和融媒体

下一篇:返回列表'>返回列表

随机图文